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识积累:五行思想

http://hebei.hteacher.net 2024-02-08 11:01 河北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中国五行思想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思想家的哲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甚至是具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思想内容。由于它有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的一面,因而被众多思想家阐释,被众多具体科学借用。在当今的中医和中国传统的养生学著作中,五行思想时常被提到,它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思想呢?

一、五行思想的形成

史伯,西周末年人,曾任周太史。他提出“五行”杂以成百物的命题,最早地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了万物的形成。

其实,在史伯以前已有“六府”说和“五行”说,“五行”说是从“六府”说演变而成的。《左传·文公七年》:“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土生谷,土谷相连,谷为六府之一。“府”是府藏。“六府”就是储藏水、火等六种物质的处所。它是我国古代先人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质资料的概括和分类。后来可能是由于土谷相连,土包括了谷,就不讲谷了,而只讲“五行”。《尚书·洪范》载,上帝因禹治水有功,赐给他“洪范九畴”,“五行”是九类治国大法中的第一项,文章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行”是“世所行用”即日用之意。“五行”是人类日常生活应用的五种物质资料。“五行”也叫“五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天生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把水、火等五种东西看作人类生活最根本、最必需的物质资料。《尚书》讲的“五行”,作为“洪范九畴”的首项,反映了人们对五类生活物质资料的高度重视。(此处不是指构成万物的五种基本元素。)

近似地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种物质元素,是从史伯开始的,他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国语·郑语》)

土与金、木等是不同的东西,把这些相异的东西错杂集合起来就能构成百物。这是说,只有一种物质产生不了新物质,必须有不同的物质在一起才能发生作用,生成新物质。史伯举例说:音乐如果只是一种声音就不好听,多种声音配合起来才悦耳;色调,单有一种颜色并不好看,多种颜色配合才有绚丽的色彩;味道,单一也不行,多种味道调和在一起才可口。史伯明确地认为百物是由“五行”即五种最基本的物质组成,“五行”是构成百物的原始物质材料,“五行”与百物,是物质元素与具体实物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原始的元素说理论。这是对以往作为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分类的五行说的重大理论发展。

史伯的“五行”说从宗教神学的襁褓中解放出来,摆脱了天命论的束缚。但是,“五行”是物理性的形态,严格地说,并不能真正科学地阐明构成万物的元素及其性质;史伯把劳动人民的创造归结于先王的功德,这也是严重的理论局限。

二、五行思想的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代史伯的“五行”说有了新的发展,尤其是在理论上,主要有两种学说:“五行”生克说和“五行”无常胜说。“五行”生克说包括两方面:一是“五行”相生,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一是“五行”相克,“克”即“胜”,也叫五行相连胜,具体指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应当说,“五行”说反映了某些自然现象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这在科学史和认识史上都是有意义的。但是,把“五行”生克作为自然界的必然规律,是不符合实际的。这就必然引起一些学者的反对,从而产生了与之相对立的五行无常胜说。《孙子·虚实篇》:“五行无常胜”。《墨子·经下》:“五行毋常胜”。《孟子·告子上》也说,用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火并不熄灭,叫做“水不胜火”。这也是杯水车薪成语的由来。孟子的说法也说明,五行能否相胜有数量等条件的制约,并不是无条件的。把五行相胜说成是无条件的,是一种机械论的观点。五行说后来广泛地浸染到哲学、历史、文学、医学、物理、化学等各个领域,源远流长,影响巨大,成为中国人的持久的传统观念和思维习惯。泥古论者赞之为神秘的金字塔,智慧的大宝库;疑古论者则斥之为迷信的总根源,妖怪的间谍网。这是两种片面的观点。列宁曾经深刻地揭示出古代“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的幻想的一种联系”的事实,历史事实说明,五行说一方面推动了人们对万物生成的探索和金、木、水、火、土相互关系的研究,从而促进了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受到唯心主义的侵蚀而神秘化,形成一张僵硬的“五行网”,用它去硬套一切,穿凿附会,成为占星、卜卦、择日、算命、看相、看风水等迷信的根据。

刷题巩固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招聘报考条件

教师招聘笔试时间

教师招聘考试科目

教师招聘笔试成绩

责任编辑:云云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河北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识积累:《春秋三传》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识积累:文学常识中的宋词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识积累:不同年龄的称谓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识积累:文学常识中的唐诗(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识积累:文学常识中的唐诗(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常识积累:中国古代史上的六大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